
印欧语系语言树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但它不是影响最大的语言,英语的使用范围更广,包括使用的地域范围和领域范围。世界的语言存在着竞争关系,汉语在竞争当中处于劣势。这其中有诸多因素,文字的因素也是其中之一。目前世界上的强势语言大多数是印欧语系的语言,例如拉丁语族的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日耳曼语族的德语、荷兰语,斯拉夫语族的俄语,它们都是相同的文化母体孕育出来的。阿拉伯语则属于闪-含语系的语言,但是由于历史和宗教的缘故,阿拉伯语与印欧语系的语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在今天的耶路撒冷还能看到影子,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都发祥于这个地方,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耶路撒冷|圣城上下
世界上的强势语言除了汉语、日语之外使用的都是字母文字,学习起来比较方便。我们也曾经有学者考虑过汉字对于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甚至考虑过要走拼音化的道路。我们之所以没有放弃汉字有很多因素:第一,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浩如烟海的古籍文献都是用汉字记载的,如果废除汉字,我们的文明就有失传的风险;第二,中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方言分歧很大,如果采用拼音文字,很多方言之间是无法交流沟通的,这对于维护国家的统一来说是很大的威胁;第三,汉字的象形性和表意性很强,有利于促进形象思维的发展,有研究发现汉字阅读与拼音阅读相比具有认知上的优势,而这种优势还没有完全被揭示出来;第四,汉字书法艺术是非常独特的一门造型艺术和表达性情的艺术,如果没有汉字,这个艺术门类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

赵孟頫五体《千字文》
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为中国书法的国际传播带来的非常好的机遇,近年来,全球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的数量不断增加,汉语已经进入一些国家的国民教育体系,也有一些私立的语言教育机构教授汉语课程,这个领域的从业人员队伍不断壮大。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全球146个国家(地区)建立525所孔子学院和1113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分布在138个国家或地区,其中,亚洲33国(地区)118所,非洲39国54所,欧洲41国173所,美洲21国161所,大洋洲4国19所。孔子课堂分布在79个国家或地区,其中,亚洲21国101个,非洲15国30个,欧洲30国307个,美洲9国574个,大洋洲4国101个,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汉语教学网络。

崔希亮教授在保加利亚孔子学院
每一家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都要教授中国书法,这是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的实体机构。我们现在比较紧缺的是有资质的书法教师。一个好的书法教师可以带动一批学习者,他们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中国书法借助孔子学院的东风走出国门,这是好事。同时我们也有隐忧,那么多没有接受过中国书法训练的教师教授中国书法,效果如何是很令人担忧的。

夏威夷大学孔子学院书法课
中国书法的国际传播已经起步,能否走得稳、走得快取决于我们如何认识中国书法的价值,取决于我们如何行动。国内的一些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陆续成立了相应的研究机构,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我们要研究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的相关问题。语言的传播有各种动力,中国书法的传播也需要动力。这种动力包括推力和拉力。推力就是我们要顺势而为,积极主动地把中国书法介绍到世界各地,包括在世界各地举办展览、培养当地的书法爱好者、编写不同语种的普及型教材、举办学术论坛、出版专业研究成果等等。

朱天曙教授著作
英文版《中国书法史》
目前当务之急是培训孔子学院的汉语老师和志愿者,因为他们是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的星星之火。我们现在每年培训大批的汉语教师,包括国内的汉语教师和海外的汉语教师,书法应该纳入培训内容。我们的专家海外巡讲也应该把中国书法纳入课程,这样既可以吸引更多的海外本土教师来参加培训,也可以让他们真正进入中国书法的精神世界。从他们拿起毛笔那一刻起,他们就开始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特别之处。当然,汉语国际教育目前也还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是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近中国的发展大势是不可阻挡的。

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代表团
在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访问
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盛,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在日益增强,以至于一些国家感觉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胁”。中国的产品已经行销世界各地,中国的旅游者也已经走到世界每一个角落,中国文化走出去还不尽如人意。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的符号之一,入门容易,工具简便,一旦爱上容易着迷。笔墨纸砚丰俭由人。中国的印章是中国书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国书法的国际传播势必带动中国篆刻的国际传播。当然,书法篆刻是高雅的艺术形式,真正的艺术家肯定是少数,但是与其他的艺术形式相比,书法是最容易入门的。所以,把语言国际传播作为文化交流的桥梁,把书法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舟楫,这应该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沙孟海先生给留学生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