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是中国文化的独特瑰宝,也是中国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精神符号,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东方艺术门类。由于汉字和毛笔的特殊性,产生了中国书法特有的艺术形式和笔法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表现书家的精神世界和审美意味。如果说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源泉,那么,书法就是中国艺术的源泉。书法不光是中国人热爱的艺术,也是全世界热爱中国艺术和文化的人所喜欢的艺术。
中国书法国际传播是中国书法在当代的重要使命。早在唐代,晋唐书法名家名迹东渡扶桑,促进并影响了日本文化。如果大学中所设“籀篆”,直接效仿唐朝书学,内容兼及汉字和书法。日本书道史上著名的“三笔”—空海、橘逸势和嵯峨天皇都是受中国书法影响日本后的大师。新罗崔致远十二岁入唐,励志求学,后为高丽一代书家。北京语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际型大学,一九六二年成立时,就致力于汉语国际教育和中华文化传播。二零一八年十月,教育部和北京语言大学联合成立了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以“研究中国书法,闳通文化视野,推进国际交流”为宗旨,向世界各国传播中国书法。
河南美术出版社致力于中国书法艺术和文化图书的编辑和出版,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这次和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合作,策划和出版《中国书法国际传播丛帖》,集中选刊中国书法史最具代表性的经典名碑和名帖,分成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等系列刊行,出版社特邀我主编这套丛帖。我认为,中国书法国际传播要传播最经典的名碑名帖,使中外学者了解这些经典作品。中国书法具有技法、审美、人文、哲学四个方面的属性,应提倡“正见力学、深美闳约、文心诗境、圆融神明”的艺术精神,真心领会和学习这些经典碑帖。这些名碑名帖,对于国内国外的学书者、研究者和文化艺术爱好者来说,都是一个艺术源头,一个文化载体,值得反复临习和揣摩。真诚希望,通过这套丛帖,使为中国书法新的时代在世界文化传承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让更多的人,认识书法经典,品味汉字艺术,热爱中国文化。
二零一九年九月十五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