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首页
>新闻动态>图片新闻
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研究生论文获2020年北语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发布日期:2021-05-11访问次数: 字号:[ ]


近日,北京语言大学2020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结果公布。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博士刘昕的《魏晋南北朝砖文书法研究》一文入选。

《魏晋南北朝砖文书法研究》一文在导师朱天曙教授指导下,对魏晋南北朝砖文书法的艺术风格、书写内容、字体演变、镌刻方式以及在清代的审美寄兴与接受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深入剖析这一时期以砖文为代表的民间书法的艺术价值以及对后世书坛的重要意义。

在讨论砖文的产生与发展时,首先辨别“砖”的名实以及古砖的出现和发展过程,分析先秦至秦代砖文的特征与内容;并进一步探讨汉代铺地方砖、长条纪年砖、刑徒砖、曹操宗族墓砖以及其他草写砖铭的不同书法特色,说明早期砖文已初具审美意识,为魏晋南北朝砖文书法的鼎盛发展奠定基础。

按制作工艺不同,将魏晋南北朝砖文分成模印砖与刻划砖两类。关于模印砖文书法部分从四方面进行探讨:第一,以宏观视角讨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砖文书法装饰性递减而书写性递增的阶段性书风以及北拙南秀的地域特色。第二,以模印砖书法中最为突出的“装饰性”特征作为切入点,具体分析“万岁”系列模印砖的图像视角,以及装饰性变形的艺术处理方式和“务求方整”的审美特征。第三,模印砖文书法的风格变化与字体演变息息相关,着重探讨砖文中的尚方大篆、旧体铭石书以及从中反映出的“一体两用”现象,同时对隶书向楷书发展过程中的过渡性字体进行分析,并进一步讨论砖文中的大量砖别字和反文现象。第四,对模印砖文书法的内容进行考察,根据砖文中的具体语汇判断砖上人名的身份、地位及对砖文书风的影响。

刻划砖文又可分为干刻和湿刻两种,在厘清志墓砖文和砖志差异的基础上从以下四方面进行研究:第一,通过分析西晋刻划砖文的字体特征和书法特色,可以揭示薄葬观念对于砖文书法风格的重要影响,并进一步探讨西晋女性墓主居多的文化现象。第二,对东晋建康地区的砖志书法进行专题研究,考察砖志的内容与形制,关注由材料、镌刻方式不同而产生的别样书风以及从中体现的家族性和区域性特征。第三,对南朝砖文进行研究时特别注重将砖文书法的数量、内容和风格与当时的“陵墓制度”相结合;通过分析北朝砖文的书法风格,可以看出砖文书法水平两极化分布的特点。第四,湿刻方式影响下产生了不少标记、记数和随笔类草写砖文,着重探讨其中的草写隶书、章草、行草等字体与书法风格、墓主地位的关系,将其与同时期墨迹书法相比,可得出南北方民间书法“一体化”的观点。

砖文真正被文人学者当作“书法”,大约发生于清代中后期。本文通过对砖文著录的梳理与研究,发现砖文经过了证经补史、雅玩清赏再到书法艺术的三个重要转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清代文人以砖入书、以砖入印和以砖入画的艺术实践,突出砖文在清代的审美寄兴与接受过程。

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历来重视研究生论文的指导和写作,多年来坚持因材施教,技道并修,每年举办研究生系列展、专题展和学术讲座、论坛和读书交流会,并以研究生毕业论文和毕业展览为研究生生涯的学习总结。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历届硕士、博士研究生多次入选国内外书法大展和学术研讨会,并在《中国书法》《光明日报》等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